天龍地虎白槍隊,走路是我們的休息時間
我這屆白槍的人選了二十個,應該是歷屆以來人數最多的,加上五個旗官,一共二十五人的隊伍看起來就很有氣勢,而這個分隊組成份子也比較特別,從身高最高的一分隊到身高最矮的四分隊都有,但是基本身高是超過 160 公分,排隊型時也不是採用大隊隊形,是兩兩成對,所以對於我們的要求是要做到兩邊對稱的動作要一致。我在這裡面算是個子嬌小的,倒數六名以內。白槍基本上是總隊長在管,不過平常練習時,有負責下口令大帶大家練槍法的兩位同學,左右護法。
為了勝任白槍的工作,我們必須要練比較困難的槍法,所以當大隊隊員們已經開始在重複練習以前的槍法時,我們是重新學新槍法的狀況,而且因為難度變高,所以掉槍連連,連自己都覺得很挫折。學姐對我們的要求也變高了,所以經常被集合訓話,或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、勞其筋骨吧。
在變得繁重的練習勤務之中,跟旗官一起練走路就成為我們暫時開脫的時機。啥米?走路要練習喔?啊當然啊,旗兵隊是要「保護」旗官的啊,光是隊形也是有變化,要這 25 人的步伐一致,轉彎時角度動作協調,那個天龍若不跟我們地虎配合的話,前後兩排就會像紅海分開一樣變成兩邊啦。
某天下午,全白槍的同學都覺得練槍法練得很挫折,所以就去跟旗官練走路了,就這麼樣 25 個人排成護旗隊形繞著操場跑道走,一圈又一圈。某位同學說「你看好像我們要被叫回去練槍法咧」,右護法說「國寶(掌國旗的就是國寶)你跟他們說我們走路還沒練好啦」,左護法比較嚴肅一點,但他也沒出聲,表示他默許了。所以那天下午,我們就一直練走路換隊形直到收隊,還被白槍學姐稱讚說,你們 25 個人真有默契,隊形走得好漂亮,連很難的轉彎都做得很棒。
有時候事情不順,換件事情做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……………
第一次隊形練習,初聽川音變天兵
令人疲勞的暑訓終於快要結束了,結束的當天還剛好是我生日呢,那天大概是為了慶祝,天下了一場大雨,我們在雨中做第一次大隊隊形練習。在大隊之前,教練楊爺爺還集合大家說了一些話,主要是告訴我們,在表演中可能會遇到的狀況,例如他說,「有時候表演風很大,雖然槍有重量還是被吹走,怎麼辦?不能就讓槍掉到地上,就算跨一步出去,用兩隻手去抓,都要讓槍不掉到地上」………..聽著聽著似乎解開了我之前的疑問,原來對儀隊而言,掉槍的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的,所以就算變成動作沒完成,也是不能讓槍掉到地上。所以…………那時的「快單旋」,如果自知沒練成,就應該抓住槍不要離手才對啊。突然覺得自己從菜鳥的想法跳出來了。
楊爺爺接著跟我們旗兵隊解釋我們的隊形,因為大隊已經練習隊形一陣子了,但是我們之前的重點是在練新槍法,所以還不清楚自己的隊形與可使用的拍數。楊爺爺說,「你們從這裡開始咚!咚!(托槍之前會用槍托敲地板,楊爺爺都是用咚!咚!講)之後就要弄(ㄙ)個八拍,然後過(…)個八拍要往後走」(楊爺爺是四川人,有很重的四川口音,基本上大家都聽不是很懂,到底是「四」個八拍,還是「十」個八拍啊??)「好,預備……….預備………等一下要這樣……..預備……….預備…………隊長,口令!」口令一下,白槍的就像是天兵一樣,走到不知去哪裡了。「等一下,重來」「我剛剛說,在這裡要…………..」大家就這樣弄到第三次才搞清楚自己該怎麼走,終於在大雨中完成我們第一次大隊隊形的前半段而已。暑訓就這樣結束了。雖然只是拿著木槍走大隊,大家心裡還是有滿滿的成就感,因為覺得自己又更往正式團隊的樣子前進了。
第一次正裝上場,責任隨著表演服披上肩
終於到第一次出隊的時候了,因為我們第一次出隊就遇到一個大場面,國際樂儀隊觀摩表演會,所以為了慎重起見,學校安排我們三天前先在操場進行一次預演,不過這是公開的預演,所以教官已經跟全校廣播,請同學來看。
穿上表演服,看到肩章上面的「北一女」三個字,就突然覺得穿這件衣服走出去,在國內的場合就是代表我們學校啊,一種無形的責任感突然湧現在心中。再看到右臂上面的國旗圖案,想到在國際場合我們站出去就是代表國家了,突然覺得自己不能輕易看待這份任務。
預演的那天,是剛下完大雨的下午,操場上有很多的積水。白槍學姐在我們練習的時候還特別跑來跟我們說,「你們出場時是跟隊長和旗官一起走出去的,所以除了排面一定要對齊以外,你們的氣勢和自信感要拿出來,要讓大家看到你們的精神。」
時間終於到了,場邊很多同學觀看,其實讓我們緊張的不是同學,是圍在旁邊看著我們的學姐,因為深怕哪個動作不確實被抓包。隊長口令一下,隨著樂隊的音樂我們跟著隊長踢腿邁出第一步。伴著操場上濺起的水花和初露的陽光,就這樣完成了第一次的公開演出。後來學姐寫了一封信給我們,主要是說在光復樓看著我們走出去的樣子,覺得真的很帥氣、很感動,終於我們可以獨當一面了。